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0317-8510058

法润江汉·“八五”普法特色集(九)2025-09-19 17:17:40

  

法润江汉·“八五”普法特色集(九)(图1)

  城市主次干道排水管网如同城市“血脉”,承担着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的任务;连通大街小巷的排水管网如同城市“毛细血管”,确保流动的“血脉”畅通。为了保障城区“血脉通畅”,区水务和湖泊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托流域河湖长制这一制度创新,大力开展“八五”普法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强化污水源头管控,强化城市管网建设,打通地下“毛细血管”,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日渐繁荣,未按规定申领排水许可证就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等行业监管盲区,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新课题。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前移监管关口,区水务和湖泊局以深化流域河湖长制为抓手,积极推进溯源治理,联合水务、检察、公安、司法等部门走访辖区40余家医疗机构,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存在违规排水行为,对城市排水设施和水环境造成伤害,并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治违规排放行为。

  由区检察院立案并发出检察建议,区人大代表实地考察并提出建议。区水务和湖泊局收到建议后,对涉案医疗机构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聘请第三方技术单位进行实地勘查和复核。同时,区相关职能部门与区行政审批局建立“帮办”联络机制,指导符合规定的医疗美容机构申领排水许可证。据2023年数据统计,辖区内医疗类存量排水户办证率位居全市前列。

  城镇“两洗一餐”污水直排一直是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难题,未经处理的餐饮污水若直接排入市政管网,会沉积在管道流速较低或下陷的管段中,日积月累,最终堵塞管道,带来安全隐患。同时,餐饮污水中的油脂类物质,短时间内会让自然水体水质变得又黑又臭,既破坏水体平衡,还降低水资源可利用度,严重影响辖区水环境。

  江汉区餐饮行业密集,特别是解放大道武广、江汉路步行街等商圈。为引导企业、商户依法办理排污许可证,规范排水行为,维护水生态环境,区河湖长办联合区检察院、相关街道深入探索“监督+治理”模式,实地调研30余家店铺,发挥“帮办”联络机制优势,排水许可办证率显著提升,2023年9月底,江汉区办证数在全市率先突破1000户。同时,努力提升智慧水务建设进程,通过增设水位、水质及水量检测感知设施,实现实时监测排水管网和渍水点运行状况,排水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将“依法治水”和法治宣传有机结合,确保流域治理取得实效。以流域为单元,推动“河湖长”履职触角从“水边走”向“陆上巡”延伸,巡查范围由水及岸、由点及面、由流及源,从法治角度协调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展流域水环境管护,确保全区水域岸线保护、水污染防治、巡查保洁、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督等工作有序推进。

  kaiyun官网

  联合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印发《江汉区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定期组织“两江”联合巡查,与相关行政机关召开磋商会议,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与区司法局、检察院通过抖音平台进行普法宣传直播,联动办理涉水公益诉讼案7件、行政检察案9件,制作《凌晨在长江非法采砂?指定“刑”》《守护碧水清流,践行绿色发展》等宣传视频,引起了社会对水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kaiyun官网

  2022年以来,分别在民意街道、汉兴街道开启陆域管理试点,以现有街道、社区流域河湖长制体系为基础,搭建街道陆域管理工作室,成立由街道陆域管理督查员、执法员、巡查员、排水维护及执法指导专员组成的“四支队伍”。通过规范排水标识与行为、保护和维护排水设施,前置河湖源头污水管控“安全阀”,实现非临水区排水监管全覆盖。

  目前,全区143个河湖长席位全覆盖,区级、街道级、社区级河湖长和联系部门聚焦“水环境问题”开展巡查履职,坚持问题动态清零,扎实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巡视巡察等反馈河湖问题整改销号,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水环境治理等举措,持续提升城区生态品质。水务“110”网格化投诉案件接处警案件回告率、办结率、处置率持续保持100%,年度投诉案件数量逐年降低。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优化城市供排水办事程序,切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办事便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工作专班扎实推进排水许可工作,列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工作计划,倒排任务工期,对排水户调查、排水户办证、违规排水设施整改等工作进行指标量化管理。

  在流域河湖长制工作框架下,发动街道和社区力量参与,极大提高排水户调查率和排水许可办证率。区直相关职能部门会同区行政审批局联动办公,推动“帮办模式”,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对符合办证条件的排水户,在进行排水设施和排水管线勘测后,只需提供营业执照及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审核合格后即可出证。当前,江汉区排水许可工作实现“全程不跑一次腿”。

  充分发挥“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工作联动机制,制定《江汉区排水许可执法监管工作方案》《江汉区排水许可批后监管工作方案》,围绕水域岸线保护、水污染综合防治、生态修复等执法监督事项,依法依规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为排水执法提供基本遵循。

  扩大“开门治水”深度,公开征集选聘来自区人大代表、城建企业等不同群体为区级“民间河湖长”,建立街道级“民间河湖长”管理机制,制定“居民公约”,借力长江文化艺术季宣传江城河湖文化,依托湖泊四季景观做强“风雅西北湖”文化品牌,营造“全民治水”的浓厚氛围。积极宣传流域水环境治理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各类河湖长制工作信息被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平台登载达90余篇次。

  2024年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考察,首次提出“着力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在实施流域综合治理进程中,需要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把各方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全民治水,实现人水和谐,实现长治久安。

  一要向“末梢神经”扎根。水行政执法事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落实,开展执法监督、水环境保护和节水宣传等工作,提升街道自治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解决“接不住、用不好”问题。

  二要为一线骨干赋能。可以将居民公约、物业管理实施办法进行有机结合,壮大基层队伍,补强执法短板,有效解决“看得见,管不着”问题。

  三要在堵点难点发力。街道社区更熟悉了解辖区实际情况,能够更好发挥属地就近优势,及时发现并制止水事违法行为,减少水行政执法成本和当事人违法成本,有效解决“甩手掌柜,一放了之”问题。

  四要朝共管善治迈进。街道工作贴近社区,通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协调联动、会商研判、联合执法等机制,更好解决居民水方面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有效解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问题。